毕节共青团
在线互动
黔西县

黔西县脱贫攻坚群团工作站服务群众见成效
2017-10-17 09:19:26  来源:曾涛

 
 
  今年以来,在黔西县委和团市委的安排部署下,团黔西县委抢抓群团改革发展机遇,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立足服务搬迁群众需求,通过联合工会、妇联、残联、工商联、科协等群团力量,破解基层“四缺”难题,将原有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站升级为脱贫攻坚群团工作站,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公益义诊等服务。目前,脱贫攻坚群团工作站已建5个、在建5个,覆盖10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服务1430余户、6200余名搬迁群众,辐射周边72个村(社区) ,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一、搭建服务机构强保障。一是健全三级组织。成立工作站县级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每两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站工作;以党建带群团建,成立工作站党支部,支部设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专职委员各1名,全面引领工作站各项服务工作;保留工作站团支部,巩固前期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站的工作成效,充分发挥团支部凝聚青年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二是组建服务团队。工作站探索采用“专职+兼职”的队伍模式,由团县委明确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担任工作站站长,长期驻守工作站。其他群团部门各派驻一名兼职工作人员,采取排班制的方式在工作站工作,分类解决搬迁户反映的问题。同时根据工作站活动安排,积极招募各类志愿者参与服务,保证工作站源源不断有人驻守服务。三是打通经费渠道。工作站采用“专项+公益资金”的模式,为服务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每个工作站每年由县财政专项列支1万元作为办公经费。各群团部门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依托公益组织力量,募集公益资金,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工作站根据具体活动开展,实行实报实销制。

  二、创新服务方式聚合力。一是建立一户一档,找准群众诉求。坚持以群众为中心,从“眼睛向上看”变为“眼睛向下看”,全面梳理搬迁群众在生产生活发展中的难题,建立需求档案。工作站专职站长带领兼职人员亲自入户,登记搬迁群众基本信息,由一楼一单元101开始到顶楼,按顺序排好搬迁户基本情况表格,装订成册,并按单元楼装入档案盒,做到房对应人、人对应档、档内有详情,做到不落一户、不少一人,实现以房管人,为及时查阅搬迁群众情况提供了方便。目前,建立一户一档784户,档案内建立群众需求及办理情况,工作站根据档案记录内容开展一周一回访,确保将群众诉求落到实处。二是分项归类,按照需求帮扶。分类服务,有助于及时解决搬迁群众的困难。工作站入户收集和搬迁群众日常反映的问题,根据群众需求,针对性开展服务,确保群团工作站工作是群众所需,工作能做。群众需求群团工作站有能力解决的,其他不能解决处理的,由工作站上报上级群团组织,各群团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和优势别类解决问题。团县委负责青年创业就业引导、青年助力脱贫攻坚等工作;县总工会负责工作站服务区域农民工、职工的维权服务、技能培训及提供就业岗位等工作;县妇联负责工作站服务区域妇女维权创业等工作;县科协负责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科学技术培训等工作;县工商联负责开展工商专业培训,帮助搬迁点企业及创业青年改进经营管理、完善财会管理等工作;县残联负责工作站服务区域残疾人的维权坚定等工作。如今年9月,绿化乡工作站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一名6年级学生受“校园欺凌”辍学在家,工作站联系团县委,做好辍学学生沟通工作同时,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了“校园欺凌”防治专项活动,并妥善将该学生送回学校。三是聚合多方力量,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工人“主力军”、青年“突击队”、妇女“半边天”的作用,把群团力量凝聚到扶贫攻坚上来,开展“脱贫攻坚·工会在行动”“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等活动,通过工会会员推荐岗位、传授技能,切实帮扶困难群众。在29个乡镇成立“青年扶贫队”,积极培育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企业8家,培育“创业之星”100余人。运用建立志愿者工作站、志愿者工作队、扶贫菜园“一站一队一菜园”模式,由35名团干部带领520名青年帮助贫困户种植扶贫菜园58块。以村为单位,大力实施“巾帼脱贫行动”,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320个,通过妇女参与、妇联协调、各级联动方式,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带动妇女创业。   

  三、做实服务项目显成效。一是做实留守儿童老人服务。开设四点半学校,对搬迁社区学龄儿童重点是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安全教育,并通过游戏互动进行心理辅导。设立义诊室,联系相关医疗部门、医疗专家定期进行义诊,建立健康档案。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开展爱心捐赠、走访慰问、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活动,如开展公益理发、预防妇女、儿童遭性侵犯宣传讲座等活动。开展贫困助学活动,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困难家庭的助学措施,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增强家庭的脱贫能力。二是做实异地扶贫搬迁服务。通过介绍搬迁点的基本情况和大力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及各项惠民政策,实现了搬迁群众从“打死也不愿搬”到“带动身边群众一起搬”的转变。完善各类服务项目,快速地让搬迁群众适应社区生活、安心住下,形成了有困难找群团工作站的效果。联系县职校开设各类技能培训提高搬迁群众致富能力,如开展电工、焊工、美容、美发、家政等专业的技能培训课程,培训课时结束就推荐就业。目前,开展就业培训19场,绿化乡易地搬迁社区参与培训21人,21人领取相关结业证书,通过各种渠道推荐上岗21人。三是做实劳动就业培训服务。开通24小时为群众维权服务通道,及时为农民工、妇女和青少年维护正当权益。开展创业就业孵化工作,联系创业导师交流分享创业想法,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创业群众把握市场需求的能力,提供平台,拓宽筹资融资渠道和销售渠道。四是做实脱贫攻坚驻村服务。开展“1+100”青年扶贫菜园种植活动。针对春季、秋冬季生产时期种植特点,结对帮扶无劳动力或劳动力薄弱的精准扶贫户,种植一块菜园,提高贫困户当年的经济收入。成立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42支840余人,深入村寨进行农村“三改”危旧房拆除,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帮助指导群众发展产业。如,花溪乡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一个星期共拆除22栋危旧房;锦星镇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指导群众种植大葱和芹菜。

 

上一篇:以青春之名,赴扶贫之约 ——黔西县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工作纪实
下一篇:黔西县青年突击队到脱贫攻坚讲习所与群众共同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


共青团毕节市委版权所有 www.bjgqt.org.cn
地址:毕节市新行政办公中心C栋东717室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黔ICP备16002098号 网站建设贵州大秦网络传媒

贵公网安备 52050202001050号